日本鋼板樁護岸的抗震設計方法
1不同建筑物的抗震設計準則。港口岸壁的設計淮則是《港口和海港設施的技術標準和注釋》;河流護岸的設計準則是《河流結構的抗震性能驗證指南》;路旁堤岸防土墻的設計準則是《道路防土墻的設計手冊》。自從兵庫縣南部地震發生后,這些設計準則都經過了幾番修改。
2性能優先的設計方法。兵庫縣南部地震造成了巨大損壞,汲取這次教訓后,人們逐漸把常規的基于規格的設計理念轉變成基于性能的設計理念。對鋼板樁護岸而言,抗震設計方案中明確規定了設定的地面運動等級所要求的性能,以及驗證所要達到性能的方式檢驗抗震性能的因素有以下幾部分構成:抗震性能、地面運動及抗震性能的檢驗方式。
3設定的地面運動地面運動分兩種級別,一級地震的地面運動幅度不是
很大,但經常發生;二級地震的地面運動強烈,但發生機率較低。一
級地震是那種中等地震造成的地面,且采用的是常規抗震設計方法。二級地震又分為兩平類型:第一種類型是發生在板塊間的8級左右的大地岸,最具代表性的是1923年東京附近的關東大地震。第種類型指小范圍內發生7級地震的地面運動。兵庫縣南部地震時,神戶發生的地面運動就很有代表性。這兩和地面運動分別叫做1類地面運動和Ⅱ類地面運動。
4抗震性能 鋼板樁護岸的抗震性能要考慮安全性、可修復性和適用性3個方面,列舉如下抗震性能1:避免損傷,可以像震前一樣使用各方面功能抗震性能2:受損害很小,可迅速修復各項功能抗震性能3:受到一定損毀,但并不致命。
- 上一條鋼板樁運用于地鐵上的施工流程2018-05-31 11:04:31
- 下一條鋼板樁支護施工流程之鋼板樁的打設2018-05-31 11:04:31